民宿是现在赤手可热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逃离城市去乡村创业经营民宿,那么怎么样打造一个人人都愿意来的民宿呢,在设计之前又应该考虑些什么呢?今天中环国投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给大家分享民宿应该如何经营和设计,并且分享中国典型的成功案例,如果你对民宿,不妨看看吧!
民宿分布格局
1、民宿需求有多火爆?
非标准化酒店预订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时期。
2014年第2季度在线客栈民宿预订市场规模达到1.3亿元,环比增长58.5%,同比增长333.3%,远高于在线酒店预订市场整体35.8%的同期同比增速。高达66.3%的在线酒店用户同时是非标准化酒店预订用户。
非标准化酒店预订用户主体年轻化。
26岁至35岁用户占50.7%的份额。
2、民宿行业规模有多大?
主要依托于乡村景观、自然风景及特殊文化资源,以景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形成了独特的休闲旅居度假形态。
民宿火爆根源
1、大时代背景
全民度假时代
旅游业持续火爆,度假市场投资前景美好
全民休闲度假时代来临,度假人群剧增,市场需求增长。
1/2 中国每年国内旅游人次达36亿人次,其中超过18亿人次在乡村、古街。
20亿 预计未来5到10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可达20亿人次,农民直接接待可达10亿人次。
2、从需求端看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人群“回归”,追寻一种乡野生活方式
他们渴望的是与乡村生活产生共鸣,而不单单是离开城市。民宿承接了城市人群的返乡住宿需求,成为对话乡村的载体。
乡愁的文化表达
感受“活”着的乡村,体现为一种对在地文化的深度体验
民宿所携带的文化基因是乡愁的依托,其建筑设计及服务理念都在传递一种文化表达。
3、从投资端看
地方政府响应
顺应旅游产业变革的时代潮流
民宿行业标准纷纷落地,业态创新、有序竞争,局势大好。
2015年11月25日《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了民宿合法化。
2016年1月27日《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
2016年3月2日出台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民宿出租等。
2016年3月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朱鼎健提出建议编制推行农家乐、民宿综合评定国家标准:引发全国针对个性化住宿规范讨论。
4、资本狂潮
各路资本注入,社会的财富和一部分资源正从都市向乡村转移
品牌、连锁运营模式助推民宿品质高端化发展。
上一篇:民宿的发展历史
下一篇:湖州大山里的风情民宿 留住最美乡愁
上一篇:民宿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