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民宿是怎么火起来的(二)

浏览量:164 时间:2017-09-19
摘要: 六、深挖文化资源,创意赋予新的灵魂   江南村落,山山水水,自然景观大同小异。要形成“一村一品”、差别竞争,文化包装不可少。   莫干山麓的燎原村做足了“民国文化”

        六、深挖文化资源,创意赋予新的灵魂
  江南村落,山山水水,自然景观大同小异。要形成“一村一品”、差别竞争,文化包装不可少。
  莫干山麓的燎原村做足了“民国文化”文章,燎原村发轫于民国时的“乡村改良”运动,民国要人黄郛政治上失意后,在燎原村办起了奶牛场、蚕种场、跑马场等,光阴荏苒,这些风雨剥蚀的场站、库房、学校都成了乡村旅游的“素材”;废弃的铁路枕木、老式自行车配件以及就地取材的竹子,当做文化墙和围栏,就隔成了一座座茶社、客栈和文化创意空间。
  文化就像味精和调色板,丰富和提升了乡村旅游这顿大餐,从而拉动了莫干山民宿的壮大。
  七、塑造新品类,独树一帜,想不记住都难
  提及莫干山民宿,不得不提“洋家乐”!
  2007年,从上海骑车赴莫干山旅游的南非小伙子高天成一眼看中了青山环抱的“三九坞”小村庄。当他听说这些农房大多闲置时,立刻与朋友们租下了6间大房子,租期15年。从此,他们以环保理念将泥坯房改建为低碳型“三九坞乡村会所”就成了莫干山“洋家乐”的发源地。
  可以说,正是“洋家乐”这张新奇的招牌,为莫干山民宿汇集了数不清的目光。人们先是好奇,不是“农家乐”吗,怎么出来一个“洋家乐”?继而开始探寻,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于此同时,各大媒体纷纷跟风报道,为这一新奇事物的出现大书特书,掀起舆论高潮,让莫干山民宿、“洋家乐”一夜成名天下知。
  “洋家乐”的成功造势,对莫干山民宿来说,功不可没。
  八、有故事,自然耐人寻味
  当你身处莫干山民宿,那些民国名人一个个向你走来,民宿主人更是津津乐道为你评述。
  当你身处莫干山民宿,那些老外在莫干山创业的故事一个个为你呈现。
  当你身处莫干山民宿,那些诗文、石刻鲜活起来,越过历史的叠嶂,向你讲述沧桑巨变。
  九、高******,却又形式多样,规模效应凸显
  莫干山民宿一千元起价那是客气的,动辄三五千元一晚的比比皆是,这么说吧,莫干山民宿正因贵再次聚拢了目光。
  “啥房子啥床,这么贵?老子一定要去看看!”
  无疑,对于生活一味求新求异的富裕阶层,还真不怕你贵,还就怕你不敢贵。你越贵,我越住!
  在这个过程中,再次冲击了大众的神经,也点燃了媒体的报道欲,莫干山民宿想不火都难。
  当然,你若看后感觉不过如此(大多也是自欺欺人,左右衡量的不过是自己的腰包够不够鼓),莫干山还有几百元的民宿,甚至有百十元的,想你所想,急你所急。你大可在三五百元的民宿住一夜,然后在名声在外的民宿旁边来个******,紧接着上传朋友圈,末了标注一句话:莫干山民宿,没啥大不了。
  十、当地政府大力扶持,背靠大树好乘凉
  不独莫干山,整个浙江省,乡村旅游都走在全国前列。举例说明:荻浦村总共687户村民,七成以上经营农家乐;燎原村去年有270万城里人入住民宿;富春江畔的芦茨村,几乎整个村子开发成了乡村酒店。
  跟各地乡村游相比,浙江的“投入产出比”明显高出一筹!
  而要形成这样的民宿运营氛围,无疑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很大的关系。这种扶持不是口头和文件上的,而是各部门的有机联动,比如相关政策的适度宽松、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相关执照的办理、民宿协会的成立、媒体的循环报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