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的基本目的是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手段,保证城市各种功能正常运行,保护战争潜力,稳定后方,支援前线。
防空袭的方式方法
1、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是防空袭行动的信号。对于战时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夺取防空袭斗争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防空警报可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种。音响特征:预先警报鸣30秒,停24秒,重复3次为1个周期,时间3分钟;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重复15次为1个周期,时间3分钟;解除警报连续长鸣3分钟。
(1)当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3分钟为一周期,这类警报是预先告知城市居民,敌人可能对城市进行空袭,告诫人们提前做好空袭的各种准备。
(2)当警报6秒,停6秒,反复15遍,3分钟为一周期,这类警报是在敌机或其他空袭器已经临近城市上空,空袭行动即将或已经开始时施放的,通知人们迅速采取疏散、掩蔽等防护措施,以防止遭受空袭。
(3)当警报信号连续鸣3分钟。这类警报是告知人们空袭情况已经解除,可以按照防空袭计划进行清理和消除空袭后果的工作,同时可以恢复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2、疏散防护
疏散防护,通常是指战争爆发前后,把城市或重要目标内的人员、物资等有计划地转移到安全地区,以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的目的。主要对象,首先是人力资源。其次是交通、通信、能源等经济设施。疏散防护的时机可为早期、临战和紧急疏散三种。
(1)早期疏散,是指国家预测并侦察到战争将要爆发至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之前时间内,按照国家或战区发布的动员令,组织城市居民、物资、工厂、设施等按计划分批进行的疏散。
(2)临战疏散,是指国家在宣布战争状态后至战争爆发之前这段时间内,按计划组织以城市居民为主的疏散。
(3)紧急疏散,通常指首次空袭前24小时内,或在空袭的间隙中实施的撤退隐蔽行动。在组织紧急疏散时,应根据城市的地形条件、人口数量和密度、工事布局等情况,按照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的原则,进行全面安排,有重点地分配使用人防工事,组织各种保障;科学确定疏散工作的程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运用好专业力量,迅速将计划疏散的人员疏散到预定地区和工事内。
上一篇:旅行疲惫时可以吃哪些食物
下一篇:外出旅游睡袋的选择